提问者:
飞飞√“释
提问时间:
2013-05-06
提问内容:
你好,我也是一名80后,在北京稳定地漂了快7年了。不甘心、不后悔,总觉着那句话说得很拽,但很对—“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我不想疯狂,但是总希望在激情被磨灭之前使劲地接近一下曾经的梦想—拥有自己的一番事业,干出自己的一份天地。
我正在办理一个体制内工作的离职手续,同时还保有去另一个体制内单位工作的机会,在犹豫与等待的过程中,我有了创业的想法,而且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强烈。
我看到你在乐蕃网app上的免费午餐留言后,决定给您写这封信的。咨询的问题有技术层面,也有思想层面。
1.投资入股一个项目,与人签订合作协议,投资入股协议,需注意哪些方面,尤其是注册公司,签署合同时,多注意哪几个方面因素,有助于防止被骗或日后吃亏受损。
2.以前的专业是工科电气自动化专业,后来工作中转了行政和人事,现在选择创业方向时颇有些尴尬。没有什么特擅长的专业,请问能否给一些选择方向上的指导。
我的问题可能有一些泛泛,但却真实困惑于心,烦请您百忙之中给予帮助!万分感谢!
另外,真诚地邀请您喝一杯免费的咖啡,以求更高的指导效率。
再次感谢,盼回复!
乐蕃回答:
你好,
从体制内的单位出来创业应该说是偶然而又必然的事情。
关于你提的问题,我的观点如下:
1. 有关投资入股的问题。
说实话,我目前和多个人合伙了多个公司,但从未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多人合股的前提是所有股东之间彼此有充分的了解和信任,因此所谓的股东协议等等都是给工商局看的,在公司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很少完全按照入股协议去操作。
如果你在这方面有疑问,我建议你在入股之前先想一下,和你合伙的股东是不是真的值得合作?
2. 有关创业方向的问题。
这点我比较有发言权。我自创业到现在已经有4年的时间,但即使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自己处于创业的困难期,原因有两个:
(1) 我归国后没有在国内的公司供职过,因此缺乏国内的人际网络。
(2)我当时属于被动创业,也就是说有人愿意给我投资,但是我当时并没有明确的创业目标。
正是因为以上这两个原因,才导致我自创业一开始就比较被动,以致于中间多次创业转型,而每次转型的成本都是巨大的。
因此如果你现在对创业做什么有疑问,那我真心建议你对创业要十分的慎重。我这些年的经历告诉我,只有满足以下情况的人是适合创业的:
(1) 有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经验,并在此期间积累了足够多的人脉资源及创业本钱。
(2) 在工作过程中发现了创业的商机,对创业有明确的目标。
没有目标的创业不一定能够给你想要的生活,不要为了创业而去创业。
以上仅是我的个人观点,不一定适合你的情况,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祝好 !
创业难啊
好久没来了,先留个脚印再看!